立即申请试用×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试用

与专家在线沟通,获取专业解决方案

注册 登录

一张图带你了解“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发布时间:2022.02.21阅读数量:15446

早在几年前笔者在《ERP已死?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中分析过,企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进化要经历从ERPSRP(Social Resource Planning)“社会资源计划、再到SRC(Social Resource Configure)“社会资源配置的进阶。

计划配置的转变,是主体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更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必然!现在看,笔者这一观点的底层逻辑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启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谓不谋而合!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标志

十三五期间关于经济改革最热的一个词,毋庸置疑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睿智的企业管理者们找到了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定位和战略调整的理论依据。

迈进十四五以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基础性、保障性的底层改革被国家提上议程。202216日,国务院正式公开发布了《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实际成文日期为20211221日),正式吹响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号角。

其实,早在20203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相关部门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与规划设计,正式制定了五年三步走的试点方案。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三步走

那么,相对于早已成为经济改革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具备怎样的特点?对企业家来说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

掌握历史规律,可以更好地读懂当下、清晰地预见未来。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1978—1984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第二阶段: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1992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说法。

第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3 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思想。

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2003十九大召开)。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进一步肯定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以上为理论界达成共识的四个阶段,整体上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放开的过程。

第五阶段:十九大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既可以作为第四阶段的延伸和深化,更是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深度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以高质量发展和底层基础改革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历史时期!

历经四十年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国家首先从产业链升级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跨越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迈入从有到优的消费升级新阶段,经济发展也随之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到追求质的优胜劣汰,从鼓励全面发展到侧重高质量发展,从先发展再治理到限制双高产业无序扩张,这是对产业链的布局和资源投放的宏观调控提出的方向性指导意见。

从这个层面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指明了产业布局调整和资源投放标准,是对产业链的需求两侧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以满足需求侧消费升级为目的的供给侧主动改革,所以国家在高能耗、高污染、过剩产能等领域通下重手,通过市场规则来倒逼产业企业快速实现提质、节能、增效的涅槃重生。各地政府也忍痛割爱,通过腾笼换鸟甚至一刀切的阵痛来加速地方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我们可以结合下面这张图,对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改革的主体、层次、内容、目的、手段、范围等维度了解一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这五大要素是本次市场化配置的主要对象。下面对这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

(注:除部分评论外,以下核心内容主要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及发改委答记者问等官方内容,部分文字由笔者标红加粗)

1、土地:土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大家常见的惯性思维里土地经济狭隘的等同于为房地产经济,导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房地产成为大部分地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在资本热炒、产业无序扩张的情况下屡屡出现类似恒大万达等极端情况的出现,一旦暴雷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在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避免把土地经济理解执行为无序扩张的房地产经济。以下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要素配置的指导意见:

2、劳动力:人口问题之重要,从国家放开三胎政策的出力度和决心就能体现出来。就业者既是经济发展的劳动者、又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在提高就业者素质和保证就业人群数量两者不可偏废,但提高素质和确保数量都是长期工程,所以促进现有的存量劳动力进行有序良性流动就成为最快最有效的配置手段。

以下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

3、资本:“资本要素方面,提出要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聚焦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推广'信易贷'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用产品,推动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


4、技术:“技术要素方面,提出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对重大战略项目、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实施创新资源协同配置,构建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全要素一体化配置的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5、数据

数据是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从这一战略角度衡量,数据的所有权与土地一样属于国家,网络安全与国土安全同样重要、数据边界与国土边界一样不可逾越。

“数据要素方面,提出要探索建立流通技术规则。聚焦数据采集、开放、流通、使用、开发、保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建设,推动部分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分级分类、分步有序推动部分领域数据流通应用,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探索制定大数据分析和交易禁止清单。

国务院办公厅《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基层探索。突出上下联动,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各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试点,实施清单化授权,给予地方充分探索空间,支持各有侧重、扭住关键开展探索。同时,加强改革试点全过程管理,对试点地区提出明确管理要求。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突出系统集成,实现由局部突破系统深化转变。《方案》的试点内容,一方面,全面落实《意见》明确需要探索的改革事项;另一方面,根据实践进展和制度演进,力求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单项改革试点集成起来,不断突破政策前沿,彰显综合改革试点的整体效应。

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问题导向,实现以改革促发展。聚焦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面临要素流动不畅、要素集聚能力不强、要素配置改革动力不强和地方探索空间不足等问题,从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推动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授权和支持探索的试点内容。

稳中求进、守住底线。突出制度建设,重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紧扣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加强制度建设要求,鼓励试点地区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着力补齐制度短板,为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做示范。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是中国有史以来层次最深、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奠定更为牢固的经济发展基础、开创更为宏大的市场改革开放格局,也将为中国企业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历史机遇!

大幕已经拉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四五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必将深度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身在其中的企业家们,面对即将到来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市场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致远·商学》后续内容及2022“组织绩效万里行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