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国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至关重要。国资企业监管系统成为提升国资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工具。
一、国资企业监管系统的功能架构
国资企业监管系统功能全面,架构科学,涵盖资产管理全流程。它预置了办公资产、车辆资产、IT资产等7类资产模型,开箱即用,方便企业快速梳理资产类别。
从资产购置环节开始,系统便进行严格管控,记录采购申请、审批流程、供应商信息等,确保资产采购合规、透明。入库时,详细登记资产的型号、数量、质量等信息,建立资产卡片,实现“一资一档”,方便随时查阅资产的详细资料及业务开展情况。
在资产使用阶段,系统跟踪资产的领用、归还、维修等动态。员工领用资产时需在系统中提交申请,审批通过后方可领取,归还时也进行相应登记,确保资产去向明确。资产维修时,记录维修原因、时间、费用等信息,为后续成本核算和资产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盘点环节,系统支持标签设置及打印,可通过手机、扫码枪扫描以及RFID盘点,快速准确地获取资产实际情况,盘点完成后自动生成盘点报告,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账实不符等问题。
对于资产处置和报废,系统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助力企业合规运营与风险防控
该系统围绕国有资产经营合规要求,开发了资产租赁和交易标准功能模块,将国有资产交易制度流程化。
在资产租赁方面,从租赁方案登记、租赁合同审批,到转租、补充合同的管理,再到租金收取和租赁退租等环节,都有清晰的流程和规范。系统还支持材料填写的智能判断预警,确保内容合规完整,比如在填写租赁合同关键条款时,若出现不符合法规或企业规定的情况,系统会及时提醒。
同时,预留产交所系统接口,实现资料线上提交,交易结果回传登记,使整个交易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降低经营风险。系统支持按需设置消息预警,通过多渠道提示,如邮件、短信、系统内消息等,及时告知管理人员资产租赁即将到期、资产交易异常等重要信息,便于企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此外,系统整合主动安全防御工具,保障资产管理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为企业合规运营筑牢防线。
三、促进资产运营与增效增值
国资企业监管系统通过经营大屏和项目台账等功能,实时监控国有资产的运营情况。
经营大屏对资产的收益、风险、效益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直观的图表展示资产经营状况,如资产出租率、租金收缴率、资产收益率等,让企业管理者对经营情况一目了然,辅助制定科学的经营规划。
项目台账设立租赁、交易、处置等项目台账,全面覆盖业务信息,随时监管项目进度,进行风险预判。例如,在资产交易项目中,系统实时跟踪交易进展,若发现交易环节出现延误或潜在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保障经营项目顺利结项。
以不动产租赁为例,系统以不动产盘点为基础,开展精细化运营。实现租赁业务数字化,从房源信息管理、租客信息登记,到租金计算、合同管理等,都在系统中完成,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系统对租赁市场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合理调整租金价格,优化租赁策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推动资产向资本的转变,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同时,系统支持对存量资产管理,通过分析存量资产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盘活问题资产,发挥其经营价值,增加企业收益。
四、提升企业协同效率与管理水平
国资企业监管系统支持为不同管理部门和角色设计个性化门户,如办公资产门户、IT资产门户等,同时通过大屏实现资产管理综合驾驶舱,使各部门和各级管理者都能实时掌握企业资产动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在业务流程方面,系统支持各类资产依据管理需要对流程环节进行合并裁剪,实现流程全生命周期在线可视化,通过导图指引,将重点信息和业务集中呈现,并设置风险提示,规范业务管理。
在资产采购流程中,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等可通过系统协同工作,采购申请、审批、采购执行、验收等环节在系统中依次流转,提高协作效率。
系统支持与企业日常工作流程对接,重大经营项目还能与“三重一大”等业务系统对接,完成上会、决议等过程,并根据会议结果推进项目进展。这使得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决策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