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孤岛”成为阻碍乡村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一大难题,5G与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破解这一困境、赋能乡村治理带来新契机。深入探究数字乡村破解“信息孤岛”的策略,以及5G+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落地路径,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一、数字乡村破解“信息孤岛”的关键策略
(一)顶层设计构建政务主干系统
数字乡村建设遵循顶层设计原则,优先搭建数字乡村政务主干工作系统。这一系统如同乡村信息网络的“中枢神经”,从整体上规划信息流通的框架与方向。以某地区为例,当地在数字乡村建设初期,便投入资源打造涵盖乡村党建、政务服务、综合治理等核心业务的政务主干系统,各部门基于此系统开展工作,确保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规范性与一致性,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信息孤岛”产生,为后续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奠定坚实基础。
(二)按需建设与持续集成业务系统
对于数字农业等投资大项目,数字乡村平台坚持因需而建、逐步开展的策略。平台具备强大的兼容性与扩展性,支持持续集成各类业务系统。比如,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当某一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需要配套的监测系统时,该技术对应的业务系统能迅速接入数字乡村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农业生产环节的农机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还是乡村治理层面的网格管理系统、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都能有序整合到平台上,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实时”呈现建设成果,打破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壁垒。
(三)实时汇聚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数字乡村平台能够从各个独立专业系统实时汇聚数据,将分散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的数据存储汇总到一个平台进行分析。在某乡村,通过整合土壤监测传感器、气象站、农产品销售平台等多源数据,不仅能让农民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环境和市场动态,还能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规划农业产业布局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数据依据,使决策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效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决策失误。
(四)低代码平台实现系统动态调整
低代码平台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支撑数字乡村建设全周期系统随业务需求“动态调整”,预置了大量成熟业务模块。市场主体和创业者无需复杂的编程知识,开账号即可使用这些模块搭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应用。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旅游企业可利用低代码平台快速搭建旅游服务预订系统,并与数字乡村平台中的文旅数据库对接,实现游客信息、旅游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灵活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治理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消除“信息孤岛”。
二、5G+物联网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落地路径
(一)构建乡村智慧“大脑”,实现智能化治理
5G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与物联网的全面感知能力相结合,助力构建乡村智慧“大脑”。通过在乡村部署大量物联网传感器,如环境传感器、农业生产传感器、安防传感器等,实时采集乡村环境、农业生产、社会治安等多方面数据。这些数据借助5G网络快速传输到乡村智慧“大脑”,经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处理,实现数据服务、智能服务、预警提醒以及决策分析服务。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传感器监测到农作物生长环境异常数据后,通过5G网络迅速传输到智慧“大脑”,系统分析后及时发出病虫害预警,并提供防治建议,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管理和乡村治理。
(二)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5G+物联网技术发挥关键作用。基于物联网的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技术,结合5G网络的高效数据传输能力,健全高标准农田“建管用”全程监测管理体系。利用遥感无人机及卫星获取农田的宏观数据,通过部署在田间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墒情、肥力、气象等微观数据,实现对高标农田的遥感监测、四情监测。同时,借助5G网络实现农机资源的精准调度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守住国家“粮食”及“耕地”红线。
(三)推动数字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以“三区三园一体”为示范引领,5G+物联网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园建设。在产业园内,智能设备和传感器通过5G网络实时监测农事情况,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等生产环节的智能化、集约化、精准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存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进行采集,借助5G网络快速传输和共享,实现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和信息共享,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助力“三品一标”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发展。
(四)加强耕地管控,严守耕地红线
耕地保护监测监管系统借助5G+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效运行。采用高分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物联网传感器对耕地进行实时监测,采集耕地用途、土地流转经营等数据,利用5G网络快速传输到监管系统。系统整合国土三调数据、指标冻结清单数据、永久基本农田数据等,建设两非一撂、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等监管体系,实现对耕地的全方位、动态化管控,严守耕地红线。
(五)创新乡村治理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在乡村治理服务方面,5G+物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路灯、智能垃圾桶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同时,借助5G网络,村民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政务服务、农技服务、农机服务等信息,参与乡村治理,如通过“随手拍”功能反馈乡村环境问题。在防返贫动态监测中,利用物联网设备采集农户生产生活数据,结合5G网络快速传输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巩固乡村繁荣根基。
数字乡村通过一系列策略有效破解“信息孤岛”问题,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5G+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治理的多个关键领域落地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