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注册 登录
首页  >  关于致远  >  致远动态  >  新闻详情

体验产品

  • 大型企业协同管理平台 A8+
  • 中小型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A6+
  • 企业信创协同管理平台 A8-N
  • 移动协同办公平台 M3
  • 上海水利:以致远互联COP构筑新基建、新模范
    时间:2021-02-23新闻来源:致远互联官网浏览量:5784

    「我们利用致远协同运营平台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得到了所有数据分析决策的能力。」

    ——林峥嵘

    2020年3月,疫情正在全国范围内肆虐。

    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水利”)分布在各地的上百个在建工地上,数万工人来自全国不同省区,防疫形势非常复杂、异常严峻。

    为了满足防疫需要,上海水利除了部署了一批专职员工在一线直接参与防疫之外,还在总部指定了3名员工专门负责相关数据的统计。比如所有工地上工人的每天实际到岗人数,还有哪些人在老家没有过来,其老家是高风险地区、还是低风险地区等等。结果,因为防疫数据实时都在变动之中,3名专职员工的工作量远超想象,不得不天天加班加点。

    很快,上海水利给下属的浪洪信息科技公司发出了一个紧急任务:快速研发出一个防疫系统,必须同时满足一线的现场人脸识别+温度检测,以及后台的数据自动采集、汇总报表、可视化展示等功能需求。

    林峥嵘作为上海水利CIO兼任浪洪信息科技公司负责人,拿到需求后迅速召集团队,决定以集团已经部署好的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为基础进行系统搭建。简单说,就是将新的温度检测系统与原有的工地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打通,同时再基于政府和项目业主的需求定制一系列汇总表单。所有数据统一从致远系统中的“数据中台”中进行调取,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基于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上提供的无代码搭建能力支持,这套防疫系统迅速完成,并在全集团部署。

    在工地上,每个劳务工在工地进场时都会检测实时温度。当超过37.2度时,系统闸机会自动发出警告,通知管理人员采取隔离等措施。

    在总部,原来有人工完成的报表统计现在完全交由系统自动生成。

    基于平台和数据,上海水利还搭建了一个关于疫情的大屏显示系统。在大屏上,很多信息更加一目了然。比如公司有多少员工来自于全国哪些城市,而且还可以和当时的重点防疫城市进行自动比对,对高风险地区的数据给出特别警示。

    这套系统的成功部署,一下子给工地现场的外勤工作以及集团的统一管理工作大大减负。

    很快,上海水利的这套防疫系统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智慧工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数字化项目引起了来自行业内外的关注。

    很多人开始问一个问题:在水利建筑这样一个传统上被认为是数字化建设洼地的行业中,上海水利的数字化是如何异军突起的呢?

    找到新基建的关键

    上海水利早在上一波大基建热潮中就已经扬名立万。

    集团1977年成立,2004年完成改制。在管理体制、管理团队和管理理念同步升级之后,随后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从2006年开始,上海水利几乎参与了上海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所有重大工程建设。比如世界最大的边滩水库——上海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上海市“十二五”期间规模最大的供水基础设施项目——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工程、亚洲流量最大的斜轴伸式泵站——江苏太浦河泵站,等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上海水利逐步打出了自己的名头,成为整个上海市民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建筑工程领域,接连获得了“大禹奖”、“鲁班奖”等最高奖项。

    2015年之后,上海水利再次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产业热点从消费互联网网产业互联网转移,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等新概念的迅速升温,让上海水利从多个层面感受到了新趋势的迫近。

    “新基建”的概念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人们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的关注度陡然提升。

    与此同时,有关“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铁公基”之间如何相互促进,也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人们认为,“新基建”能够对传统基建实现良好的赋能效应,为传统基建插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翅膀,最终两者协同支撑经济发展。像上海水利这种建筑施工企业,恰恰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践这一过程的主力军。

    对于上海水利来说,他们发现首要驱动因素来自客户。不少业主在新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开始把数字化管理模块列为关键考量之一;其次来自政策层面,近年来国家住建部和水利部都陆续发文,针对建筑行业智能化、建筑劳务实名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客户和政策两个外部因素之外,上海水利的内部自我驱动也至为关键。

    上海水利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员工结构跟十年前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八五后、九零后员工逐步增多。与此同时,公司业务开展的工作方式、岗位技能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从公司整体还是员工个体,可能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上海水利在“老基建”时代取得的高度能否在“新基建”时代得到传承乃至继续发扬光大?

    对于上海水利来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直面一个关键挑战——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从业者,如何基于数字化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水利行业中的一家施工企业,上海水利面临的困难不少。

    其一,行业内公认,相比传统的制造行业,施工企业的数字化基础更差、转型难度更大。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人力、财力以及公司经营模式等的全面转变,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二,上海水利虽然和那些房地产建筑公司同属广义上的建筑企业,但项目都是以水利工程为主,自有其行业特殊性。这类项目大多基于河道、水库等自然生态展开,场景开放且分散,人员结构复杂。在相关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市面上没有成熟的供给。这就需要像上海水利这样的企业必须自己主动去摸索,在实践中逐步将房地产建筑领域的经验和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结合起来。

    其三,水利施工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曾经走出了一些“弯路”。比如在不少企业那里,不管是因为畏难情绪或者是出于成本考虑,很愿意把信息化这块内容外包给其他信息化公司去完成。这种做法当然可以短平快的完成一些项目,但其中最核心的数字化能力始终不曾真正为施工企业所掌握。这也就造成一些所谓的“智慧水务”系统,跟项目建设主体往往都是互相割裂的。

    上海水利的管理班子看到了这些问题,决心大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从2015年开始,上海水利对新基建的投入逐渐加大,也逐步发现了新基建数字化建设中的关键所在。

    简单来说,上海水利的数字化建设迄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15年底到2017年,核心任务是完成在线审批。从2015年9月份开始,致远互联的产品开始进入上海水利的办公场景,作为办公审批系统,将传统的线下审批流程迁移到线上。

    第二个阶段是从2017年到2018年下半年,核心任务是搭建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在这个阶段,上海水利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把项目建设涉及到的采购、财务、工程等环节纳入统一平台,所有数据脱离线下Excel表格,管理报表可以自动导出。从此,不光是传统的办公、最核心的业务管理也开始数字化。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8年到2020年,核心任务是通过多系统融合,完善项目的现场管理,比如智慧工地与项目管理系统之间、BIM技术与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等等。比如上文提到的防疫系统就是融合智慧工地软硬件的一个典型应用。

    在这三个阶段的建设过程中,上海水利发现,几乎每个阶段都跟致远互联的产品密不可分。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施工行业是一个项目周期较短、新项目层出不穷且不断变化的行业,所以对数字化系统在个性化、兼容性、二次开发便捷性、响应速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有的项目整个开发周期就一年时间,那么留给数字化方面的时间就非常有限。这就需要有一个像致远这样的非常稳定且功能强大的平台做支撑。二是因为上海水利所追求的数字化建设与基础施工建设是血肉相连的、不是互相割裂的。所有项目从一开始就得有数字化介入,数字化跟基建施工必须同步往前走,这样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数字化系统都能服务于项目建设。这点就要求数字化系统在平时就已经深度嵌入上海水利的业务系统、并且融为一体。”上海水利副总经理朱理杰说。

    作为公司数字化系统的具体负责人,林峥嵘对于公司业务和管理层的这些要求感同身受,同时他也发现,公司在应用致远产品的过程中,“平台功能不断强化,我们的信息化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致远的产品从早期的锦上添花发展到现在的无可替代,也让上海水利的数字化建设得以在整个水利工程行业站到‘领头羊’的位置”。

    深入项目的毛细血管——平台赋能之一

    放眼全球,基础设施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领域之一,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环境健康至关重要。水利等基础设施无论在建设中、还是建成后,都会对周边区域的卫生环境、水体、能源、交通乃至气候等各方面产生持续的影响。

    也正因此,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基本上可以以项目交付为节点,将某项工程分为项目全生命管理(Project Lifecycle)管理和资产全生命周期(Asset Lifecycle)管理两大阶段。

    在建设阶段,项目无疑就是施工企业最关键的管理单位,项目管理也一直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上海水利在找到新基建的关键之后,就在项目管理上实现了一个全面升级,建成了一整套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水利工程本身规模比较大,涉及到的物理因素非常庞杂,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中以及各个阶段之间对信息连接的需求非常高,需要许多工程学科的结构化协作,而且涉及团队往往遍布多地。所以,上海水利的项目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概念、计划、勘测、设计、模拟和构造,以及协同共享等多种功能服务。

    上海水利在第二阶段建成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至少有三大亮点。

    其一,从投标开始,就把证书管理纳入统一系统。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人员资质管理是关键环节。其中,关键技术岗位有八大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工程八大员,他们分别是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和资料员。针对这些不同技术岗位,国家相关政策有相应的管理要求,比如项目在建过程中一个建造师只能挂靠一个项目。上海水利在致远协同运营平台专门开发了一个证书管理功能,向项目中标之后就把证书和项目做关联,由此可以自动防止一个人挂到多个项目中,而且数据与政府监管系统打通。

    其二,将招投标数据纳入系统,针对中标率进行挖掘分析。

    投标是建筑施工行业获得客户的重要手段,对投标数据的分析也是经营管理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水利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公司不但可以看到年度所有投标的中标率,还可以看到丢标后是哪些对手成功中标,然后再往下深挖,分析丢标的原因。

    其三,通过九层报表对核心的九项经营管理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和可视化呈现。

    建筑项目的全面管理既包含劳务分包、材料外包、设备租赁等方面,还包含投标成本、立项成本、采购成本、实际收入、综合支出、毛利率、净利率等诸多指标。

    上海水利在参考了业内诸多项目管理系统的经验之后,在系统中预置了九项关键指标,由此“项目过程中任何一项支出,从人、机、材,到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分摊,都会直接反应到九层报表里,我们直接可以拿报表来分析其中异常的项目”,“比如我们每年在建的项目有100多个,通过这系统,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哪些项目利润较低或成本超支,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反应”。

    针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在过去,上海水利要想就某个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数据分析,需要在多个孤立的系统之间进行人工汇总。比如说关于造价的信息要去广联达的系统中去提取,现场管理则需要人工做纸质的报表统计,财务方面再去用友系统中提取。如此,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数据汇总起来之后,再派专人在Excel里做分析。

    这整个过程周期长、数据不及时,而且在汇总中很容易出现错漏。这种情况下获得的数据分析在支持公司决策时,效果就大打折扣。

    而现在,通过致远的协同运营平台,上海水利直接把所有零散孤立的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现场管理系统、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等等)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数据来源都是一手录入,避免了多次填报过程中的错漏,而且能够进行建模分析。

    “我们利用致远协同运营平台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得到了所有数据分析决策的能力。”林峥嵘说。

    有了致远的协同运营平台,上海水利在工具的选择上也更为灵活。

    比如建筑行业中的一些软件,产品非常成熟但购买成本比较高;另外要在水利行业中充分利用这类软件就必须进行二次开发,但问题是这类软件产品的平台开放性一般,开发成本很高。

    对上海水利来说,现在的做法就很简单,就是只在某些特定环节(比如造价)使用这类专用软件,这些环节之外,在这些专用软件不够灵活的地方,就统一使用致远协同运营平台去做定制开发。

    平台虽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个被逐步接受的过程。

    与当初在线审批系统上线后迅速获得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欢迎不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上线后最初获得的反应有些冷。但随着系统的深入运行,数据越积越多,无论管理层还是员工层,原先的反感逐步都变成了接受,而且越来越离不开这个系统。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系统开始发挥作用了。

    对于管理层来说,他们看到了数据报表的产出,可以迅速有效的支持项目经营分析;对于员工来说,在度过了冷启动时期后,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优势开始凸显出来,“现在他们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希望系统把某类数据也纳入进来,这是给他们带来的最大的改变”。

    协同在现场——平台赋能之二

    在使用平台系统搞定了项目管理之后,上海水利的数字化建设团队在第三阶段决心用这套平台系统赋能施工企业的核心作业场景——工地现场管理。

    以南新泾泵闸工程为例,这是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的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主要工程是修建泵站一座,其中泵站是40立方米每秒的排涝双向泵站,水闸宽度达到12米。另外,这项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工程周边聚集了六个居民区、办公区、商务区,工地能否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做好把控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大。

    除了这些“传统”因素之外,项目业主也提出了一项新的硬性要求——应用数字化手段完成项目建设。

    由此,一个数字化水利工程项目的内外部因素聚齐,该项目在2018年年底中标之后,从业主方到施工方,从项目经理到信息部,开始一起摸索实践。

    首先,这一数字化工程最直接的体现是将所有业务数据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同时通过集成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新型监控系统达成对现场的实时管理。

    在过去,如果按照传统的施工管理,现场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大到方案审批、季度款申请、大宗材料采购,小到日常生活报销、办公生活物品采购)都是通过线下纸质文件进行审批流转。

    但现在,南新泾泵闸工程依托致远的协同运营平台,可以对人员、设备、环保、安全、进度、成本、BIM应用等十大板块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可视化管理。

    比如在环境监测方面。因为南新泾项目靠近居民区,环保要求白天噪音不能高于70分贝、晚上不能高于50分贝;扬尘方面同样给出了严格要求。上海水利就在现场设置了专门的监测设备,监测数据直接连通到协同运营平台。一旦相关数据值超过预警,系统就会提醒项目负责人,及时做出调整。

    这一系统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大大减少了在现场管理所需的人力,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前需要一周才能审批完成的事务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搞定。

    更重要的是,管理层结合施工经验和系统数据,把精细化管理提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过去,现场管理的很多决策主要取决于负责人的能力和经验。现在则可以将个人能力和平台的算法数据相结合、相互佐证,由此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并且更加及时。

    其次,创新的BIM建模应用,上海水利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近几年来,BIM软件在水利施工行业的应用一直是一大热点,但也是一大难点。具体来说,难点有二。

    其一,特定建模的可视化展示。正如文首所述,房地产BIM建模相对来说比较标准,因为房子每一层的结构都比较类似,不断复制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水利工程就不一样,比如说在河道建10个泵闸,有可能这10个中每一个结构都不一样,都需要特定建模。此外,特定建模之后如何进行可视化展示也是个问题。在上海水利之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对外满足这一功能需求。

    其二,其他业务系统与BIM系统的自动协同。施工是多个业务系统协同工作的过程。

    BIM模型设计好之后,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各种调整,特别是进度计划、材料计划,现实中的变动会比较大,这些变动必须及时的更新到BIM软件中。在过去,这种更新只能借助专业人员在特定BIM软件上进行操作,限制比较多,也容易出现错漏。

    那么,如何解决这两大难点?上海水利的方案与致远的协同运营平台同样密不可分。

    首先,针对BIM模型的可视化。上海水利基于致远平台开发了一个轻量化的引擎,把模型引擎化,由此,“用户不需要安装BIM软件,在浏览器中登录致远平台,就可以观看展示,还可以进行拖拽、缩放”。

    其次,针对多系统协同,也是通过通过这个轻量化引擎接口,普通员工只需要在致远互联的业务定制平台中进行数据更新,BIM软件即可自动更新。

    朱理杰副总经理说:“在我们上海水利,我们只有一个大平台,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会自然而然的融合到BIM软件中、而非割裂开来的,这是我们进行数字化创新的地方,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成为行业数字化推手——平台赋能之三

    上海水利作为水利施工行业数字化的领军企业,早期在探索创新上遭遇到了最多的困难和挑战,但这些挑战一旦被攻克,就成为最宝贵的经验,可以在整个行业内进行价值变现。

    2018年,上海水利专门组建了一家自己的数字化专业服务公司(浪洪信息科技公司)。公司的任务除了服务上水集团本身,还要将其建设经验,推广到整个水利行业中去。

    目前,上海水利的信息科技公司团队规模已经从2018年的三个人发展到数十人,年收入也从开始的几十万增长到了四百多万。作为信息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林峥嵘表示,浪洪对外提供的服务就是基于致远协同运营平台、加上自有开发实施能力,形成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致远协同运营平台给我们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入口、提供了很好的定制能力平台,我们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来适配企业业务”。

    上海水利的这一做法,跟国内整个建筑施工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密切相关。

    就在2020年中,我国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到2025年,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全面实现建筑工业化,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的行列。

    站在上海水利的角度来看,基于致远互联的协同运营平台,针对项目全生命管理(Project Lifecycle)管理和资产全生命周期(Asset Lifecycle)管理两大阶段梳理出相应的行业机理模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水利工程领域的一大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一平台的用户包含上海水利的客户业主、承包商,也可以覆盖整个水利行业中的其他中小建筑工程企业。

    除了逐步崛起成为产业互联网平台之外,具体到数字化建设的过程,林峥嵘认为,上海水利还可以给行业贡献以下四点经验。

    其一,重视中台能力的构建。

    目前上海水利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基于致远互联的协同运营平台,将其作为一个数据中台对全集团的业务进行管控。集团所有的业务应用,包括财务、人事、行政各个方面,大部分都是基于致远互联自身的业务功能搭建出来的。其他像BIM、智慧工地等业务平台,也都成功的集成到了致远平台之上,实现了业务数据的打通。

    林峥嵘说,上海水利最初虽然并没有“中台”的概念,但在完成几个阶段的建设之后,恰好发现已经具备了“中台”的能力。无论是协同、集成还是数据分析,都已经包含在项目系统之中。

    面向未来,林峥嵘认为,致远中台的作用还可以继续挖掘。因为现在BIM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初级阶段,未来致远中台对新型技术的融合能力,依然值得期待。

    其二,数字化要与项目建设融为一体,而非人为割裂。

    朱理杰副总经理在采访中说,很多公司都在谈数字化,但上海水利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就把数字化建设融入到项目之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项目建设中的所有过程数据,都会其数字化平台上有留存,随时可供数据查询。等项目交付之后,上海水利交付给业主的不仅仅一个物理工程,还有一整套的数字化工程数据,这就给业主在项目后期的运维中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这就是我们上海水利在水务数字化建设中最大的优势。”朱理杰副总经理说。

    其三,数字化要让基层参与进来,他们是数据准确性的根本保障,也是产品可用性的试金石。

    上海水利对于业务数字化的定位是希望集团所有工作都能被覆盖到,然而与这一目标相对应的现状是,建筑施工行业的天然劣势是基层员工在数字化技能上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一些施工人员、材料管理人员,工程技术过硬但对电脑这类工具就相对生疏,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产生的数据恰恰又是数字化建设中最基础的部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海水利在实践中发现,信息化部门在具体开发部署过程中,只能在产品简单化、数据规范化方面不断追求极致。“最好让他们扫个码、输个数字就能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采集上来的数据真正能够用起来。

    其四,数字化建设要注重员工工作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之后才会带来真正的效率提升。

    朱理杰副总经理表示,上海水利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前两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员工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要用好。“等到两年之后,员工的工作习惯养成了,我们再逐渐把业务进行完善、整合、关联,最终才能做到像今天这样,我们的整个项目管理,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都整合在一个平台里,管理层、执行层各取所需”。

    其五,要重视技术团队建设,打造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

    在五年多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上海水利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做了非常多的人才储备。在每一个项目中,上海水利都会刻意的把传统的项目施工团队和信息化建设团队融合在一起,项目交付时也是将数字化服务一同交付出去。如此,整个项目团队不断得到锤炼,上海水利的核心运营能力也取得了质的飞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