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
工作周报的制度安排和工具使用,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事实真相是工作周报这东西,制度也好,工具也罢,真正的现实效用是监督管理,如果说赋能,那也是为管理者赋能了。
果真如此,工作周报该谁来做呢?
不要忽悠群众了,在数字化工作(劳动)时代,人人都是字耕农,对,字节的字,字耕农!写周报也是一种“费神的烦重”劳动。
01
周报不是效率工具
赋能的当然不是工作者
无论你怎么解释,怎么变形,周报(或者日报)它是一种汇报,报告。这本质上是下级报给上级的。现实版的各种周报日报实例说明了一切:告诉上级你干了啥,还计划(承诺)下一步干啥。尤其是,“下一步干啥”?并不是你说了算,于是你就会挖空心思揣测‘说干什么’,才能让上级认可、满意、高兴呢?不管怎么说,费事的是下级的你,方便的是上级对你的了解(不说监督的话)和管理(不说审核考查的话)。
如果你说,周报用于计划沟通的话,那肯定应该是上级先做,传达给下级,下级分解执行。而不是下级先猜,先揣摩,然后报给上级。至于说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的话,更是套路。现实是这种总结经验和发现不足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不具有必然性,更不会每周(每天)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是因为写了周报(日报)。发生于思考,而不是发生于“写”和“报”。
02
习见的形式主义
管理成本的累进式提高
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周报也并没有真的解决了上下级的必要沟通问题,真正的沟通,如果必要的话,有效的还是会直接沟通——面对面、电话、语音、社交(即时通讯)等。周报的存在只是一种“实施了管理”的形式或仪式。这是一种管理的宣传——这个企业是有管理的;这个管理者实施了管理(行为)可以算作他的KPI的;既然企业是有管理的,各层管理者也执行了管理,最后当然说明企业老板的管理是有水平的。
重点,其实这就是管理成本,无效管理成本。我们有很多软件企业甚至上市大企业,为什么利润率那么不堪的低,管理成本(无效管理成本)不断地提高,累进(还自以为是管理水平提高)是主要原因。
再说一遍:我们的软件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而利润率却很低,主要原因是管理成本不断累进式的提高。许多习见的管理举措其实就是这种管理成本的主要来源。
阿里取消了形式主义的周报,恰好证明了我们的结论。因为阿里确认了之前很多员工“为了写周报要做PPT,写1000字小作文,有的人为了写周报搞“伪文学创作”。还有不少人的周报没有深度思考,变成了流水账。”
03
退一万步,与办公有关的很多管理真的没有效益
全盘否定周报日报的作用和价值不是本文的目的,既不必要,也不客观。有些工作还是有必要记录和汇报的,但在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和支持的条件下,应变为自动化的采集和记录,而不是要用人的手和脑来“编写”。
我们有时需要回顾历史工作情况,分析自己的工作进展和工作结果。这需要采集工作数据,数据是不会骗人的,现代化的作业系统也是通过数据来向他人同步和协同自己的工作。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编写”出来的周报日报,根本就不是工作数据本身,不是物理采集而是精神编制出来的。更何况,在数字化工作(劳动)时代,人人都是字耕农,对,字节的字,字耕农!写周报也是一种“费神的烦重”劳动。这也是成本,非生产性的管理成本。
退一步讲,许多管理措施,其真正的效用不过是换来管理者老板的“放心”,或者让老板心安理得。如果考虑到其副作用的话,连“安慰剂”药片都不如。有人说这是“以管理的勤奋掩盖领导的懒惰”。
2021中国协同管理高峰论坛将于11/05-11/08在中国·都江堰举行,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