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办公已成为现代政府与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践行绿色理念的关键选择。安康市政府借助技术支持,成功打造了一套高效的无纸化办公解决方案,为其他机构提供了具有价值的范例。
一、安康市政府无纸化办公的实施背景
2008年,安康市政府踏上信息化征程,从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起步。到2016年,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无纸化办公,全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启动改造升级。这一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旨在打破信息壁垒,优化政务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无纸化办公系统的架构与功能
网络移动协同办公架构:安康市政府构建的新一代全市网络移动协同办公系统,采用云服务模式,市级统一建设云服务平台。这种架构实现了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及部门内部各单位的信息交流、共享与业务协同。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县区及部门只需接入网络,即可享受服务,避免了重复建设。
丰富的办公功能:在公文交换方面,系统以单位为中心,实现多级部门间公文与信息的高效传递。截至目前,使用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公文交换的单位用户达1990个,覆盖党政机关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各单位通过该系统传递文件日均超1000件,累计传送公文达58万件。在OA办公应用上,92个部门启用OA办公,用户数量超14000人,实现了日常办公流程的数字化,如文件审批、工作汇报等功能的线上流转。此外,移动办公功能也得到广泛应用,市县两级使用移动终端办公的用户达880个,方便公职人员随时随地处理公务。
三、无纸化办公解决方案的推广策略
顶层规划与网络保障:在方案制定阶段,安康市政府明确系统要覆盖全市镇以上党政机关和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的顶层设计。确定云服务推广模式,市级统筹建设与维护,减轻基层负担,促进数据交换共享。同时,依托稳定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确保系统运行稳定,为无纸化办公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保障与领导推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多次发文,对电子公文交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通报管理运行情况,为无纸化办公提供制度保障。时任常务副市长主持会议专题研究系统建设问题,要求抓点示范、迅速推广,体现了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系统的普及。
全面培训与操作支持: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组织培训工作,举办三期全市网络协同办公系统管理员培训,对市县200多名移动办公系统人员逐一培训,并分期分批对移动办公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公职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推动无纸化办公落地。
四、无纸化办公带来的价值与成果
智慧办公进阶:基于政务协同平台,安康市政府实现了从1.0、2.0到3.0的智慧办公升级。借助信息化手段,办公流程更加智能化,信息处理更加高效,提升了政府整体的决策能力和服务水平。
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无纸化办公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减少了纸张、墨盒、打印机等办公耗材的使用,以及文件印刷、传递的费用。同时,文件传递和审批流程的电子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本繁琐的纸质文件流转被线上即时传输和审批取代,探索出了现代政府治理新模式。
便捷、高效与透明的办公体验:以人为中心的协同办公系统,让政府在公文处理过程中更加便捷、高效、透明。公职人员可实时跟踪公文处理进度,公众也能更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增强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信任。
安康市政府的无纸化办公实践充分展示了一套成功的无纸化办公解决方案的架构、推广策略和显著价值。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推行无纸化办公时,可借鉴安康市政府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适合的无纸化办公模式,在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