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寻求创新管理模式与提升服务效能的方法,无纸化办公系统成为推动政务变革的关键力量。以安康市政府为例,其借助致远的技术支持构建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在提升行政效能、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建设历程与规模应用
安康市政府的无纸化办公探索始于2008年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2016年启动系统改造升级,与陕西致远合作打造新一代网络移动协同办公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调整,于2017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应用规模庞大,1990个单位用户使用公文交换功能,覆盖党政机关及重点企事业单位;92个部门启用OA办公,用户超14000人;公文交换量日均超1000件,系统日均登录4500人次,移动终端办公用户达880个。如此大规模的应用,标志着安康市政府在无纸化办公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政务办公模式的深度变革。
二、系统推广的成功经验
(一)顶层规划与稳定网络支撑
安康市政府在建设无纸化办公系统时,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规划。系统目标明确为覆盖全市镇以上党政机关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协同,避免了县区和部门各自为政建设内部办公系统,有效整合资源。采用云服务模式,市级统一建设云服务平台,县区和部门只需接入网络即可使用,既节省投资,又减轻运维压力,促进了数据交换共享。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搭建系统,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无纸化办公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制度保障与领导重视
制度建设是无纸化办公系统推广的重要保障。安康市委办、市政府办多次发文明确电子公文交换工作要求,并对管理运行情况进行通报,为系统推广提供了制度依据。领导的高度重视也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时任常务副市长专题研究解决系统建设问题,要求抓点示范并迅速推广,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确保了无纸化办公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快速落地。
(三)全面培训与得力保障
为确保公职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无纸化办公系统,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举办多期系统管理员培训,对市县200多名移动办公系统人员进行逐一培训,还分期分批对其他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实现了人人能操作应用,让无纸化办公真正融入日常工作。这种全面且细致的培训,使公职人员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办公的优势,提升了个人办公效率,有力推动了无纸化办公系统的普及。
三、无纸化办公系统带来的价值
(一)实现智慧办公进阶
安康市政府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基于政务协同平台,实现了从1.0到3.0的智慧办公进阶。通过整合多种办公功能,系统能够智能化处理公文、调度任务、协同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办公体验,使政务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二)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率
无纸化办公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减少了纸张、墨盒等办公用品的消耗,以及文件印刷、传递、存储等环节的费用。同时,线上公文交换和审批流程大幅缩短了文件处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繁琐的纸质文件流转被快速的电子流程取代,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信息传递更加及时,探索出了现代政府治理的新模式。
(三)提升政务透明度与便捷性
以人为中心的协同办公系统,使政府在公文处理过程中更加便捷、高效、透明。公职人员可以实时跟踪公文处理进度,公众也能通过相关渠道及时获取政务信息,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在公文交换方面,以单位为中心的系统实现了多级部门间公文与信息的快速传递,打破了信息壁垒,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整体水平。
政府无纸化办公系统是推动政务变革的重要工具,安康市政府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后续无纸化办公系统将在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政府治理模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打造更加高效、透明、智慧的现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