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注册 登录
首页  >  关于致远  >  致远动态  >  新闻详情

体验产品

  • 大型企业协同管理平台 A8+
  • 中小型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A6+
  • 企业信创协同管理平台 A8-N
  • 移动协同办公平台 M3
  • 如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素养提升的路径
    时间:2025-03-18新闻来源:致远互联浏览量:464

    数字化影响下,乡村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数字乡村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它涵盖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素养提升的多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

    数字乡村

    一、筑牢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石:基础设施建设

     

    (一)网络通信设施的全面覆盖

     

    稳定、高速的网络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支撑。在广大乡村地区,要加大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通过建设基站、铺设光纤等举措,确保乡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网络服务,实现线上办公、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应用在乡村的普及。例如,部分偏远山区在网络覆盖后,村民能够通过直播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拓宽了增收渠道。同时,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高清化升级改造,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和国家政策。

     

    (二)智能硬件设备的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引入智能农机及农具、遥感无人机及卫星等设备。智能农机可以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遥感无人机能够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为科学种植提供数据支持。在乡村治理方面,安装智能监控设备,用于治安管理、环境监测等,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比如,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农村垃圾处理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促使乡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在乡村公共服务场所,配备智能终端设备,方便村民办理政务服务、查询信息等。

     

    (三)数据资源体系的构建完善

     

    建立基础数据库、农业数据库、政务数据库、综治数据库等,整合乡村土地、人口、产业、环境等各类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为乡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例如,整合土地流转经营数据、永久基本农田数据等,加强耕地管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完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促进数据在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流通与应用。

     

    二、丰富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业务应用拓展

     

    (一)智慧农业的深入发展

     

    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技术,健全高标准农田“建管用”全程监测管理体系。通过四情监测系统,对农作物生长的墒情、苗情、虫情、灾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实现精准农业生产。打造数字产业园,以“三区三园一体”为示范引领,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数据整合和全程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比如,在一些数字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智能化管理,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乡村治理流程,建设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在党建引领下,涵盖乡村党建、网格管理、村务管理、小微权力监管等功能模块。通过随手拍等应用,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利用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对贫困边缘人群进行实时跟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此外,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乡村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查阅便利性。

     

    (三)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升级

     

    围绕“乡村振兴”“政务服务”等工作内容,为乡村居民提供精准政务服务。建设涉农事务督查督办、涉农项目监督管理等公共监督窗口,提升政务效能。同时,整合农技服务、农机服务、人才服务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村民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咨询农业技术问题,预约农机服务,获取就业信息等。

     

    三、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动力:数字素养培养

     

    (一)农民数字技能培训的强化

     

    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基础、网络应用技能、电子商务知识、智能设备使用等。可以通过举办线下培训班、开展线上课程、组织现场示范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数字技能水平。例如,邀请电商专家为农民讲解农产品网络销售技巧,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使用智能农机设备。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培训、数字技能提升明显的农民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二)乡村数字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举办数字文化节、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数字技术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示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成果。在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场所,设置数字体验区,让村民亲身体验数字技术的魅力。利用乡村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数字知识,提高村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例如,定期播放数字技术应用案例的广播节目,在宣传栏张贴数字技术科普海报。此外,鼓励乡村学校开展数字技术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为数字乡村建设储备人才。

     

    (三)乡村数字人才队伍的建设

     

    吸引和培育一批懂农业、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本土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的数字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例如,某乡村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吸引大学生参与乡村数字项目建设,同时选派乡村干部到高校进修数字技术课程。建立乡村数字人才库,对各类数字人才进行登记和管理,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用拓展以及数字素养培养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成果。

    新闻标签: 数字乡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