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体验更多产品 >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中,如何推动其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命题。11月9日,致远互联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团队联合启动“人工智能+数字机关”课题研究,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务场景中的深度落地路径,推动数字机关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
此次课题由汪玉凯教授团队与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共同牵头,联合高校专家及政府客户,以“产学研用”协同模式,聚焦党政机关办公智能化转型。课题将围绕“平台标准化体系、典型场景智能化重塑、跨域知识融合与治理机制”三大核心方向展开。为此,新华网专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课题组组长汪玉凯,深入解读“AI+数字机关”的战略意义、研究路径与未来愿景。
“AI+数字机关”:提升政府效能与服务的深远变革
新华网:“十五五”规划强调人工智能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支撑。您认为“AI+数字机关”这一课题,在推动政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有何战略意义?
汪玉凯: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是大势所趋,也高度契合国家政策导向。我认为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它将深刻改变政府的运行模式。通过AI赋能,可以显著提高政府内部的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让机关工作更加敏捷高效。
其次,它能极大提升政府对外的服务与监管能力。AI可以处理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使政府服务更智能、监管更精准。
第三,从路径上看,课题旨在通过数据治理的体系化重构,以人工智能为引擎,以场景应用创造为抓手,深化AI在政务服务和监管中的应用,这为技术落地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能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望得到根本性改善。当老百姓和企业办事能像“网购”一样便捷,通过“边问边办”等方式获得全流程智能支持,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将得到极大提升。因此,AI在数字机关的应用,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三大研究重点: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机关范式
新华网:作为课题组组长,您将如何带领团队参与这项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哪里?
汪玉凯:我们的课题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探索AI在政务领域大面积部署的“着力点”。目前全国都在探索,但成功经验与“废系统”并存。我们希望从政府运行管理的宏观角度,着力于三个方面的重点研究,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
第一,打造一个共性的“AI+数字机关”大平台。这是基础。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国性的、标准化的平台框架,它能解决内部政府运行的共性问题,提升服务和监管水平。这项工作需要“产学研”结合:致远互联的技术团队负责开发平台架构,而我们专家团队则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和阐述,确保平台不仅技术先进,而且逻辑严谨、具备可推广性。
第二,聚焦七大典型应用场景的智能化重塑。课题将围绕数字机关的核心业务,深入研究智能决策、基层减负、公文智能处理、信息速报、值班管理、“内部办事最多跑一次”等七大场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AI加持,让这些场景的效率得到普遍提升,最终惠及所有党政机构。
第三,构建高质量的AI知识库。这是实现“边问边办”等智能服务的关键。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低幻觉、高准确率的知识库,汇聚全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流畅、丰富、无堵点的服务体验,避免“答非所问”或提供错误信息。
破解落地难题:以实效为导向,避免“造废系统”
新华网:在推动AI落地的过程中,您认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汪玉凯:最大的障碍就是能否真正落地、产生实效。20多年前我就提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应遵循“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路径。构建系统不是为了展示技术,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造“废系统”。
令人欣慰的是,致远互联在这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成功案例。比如,他们为贵州省政府打造了全国首个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的政务办公系统;在泸州市政府,智能文档自动生成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在湖南省公安厅,智能助手为7万民警减轻了70%的基层报表负担,并实现了工作可视化。这些“活生生”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其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和落地能力。我们有信心,在这些扎实的实践基础上,开发出的新系统将具有极高的落地可能性。
从“数字机关”迈向“智能机关”
新华网:您认为,未来“AI+数字机关”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汪玉凯:一个大的标志就是,我们的“数字机关”将全面跨入“智能机关”时代。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AI的大面积引入,将引发“双流驱动”——技术进步将倒逼政务流程再造、业务模式重组,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科层制为代表的传统政府运行架构。最终,我们将拥有一个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更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现代政府。
致远互联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或许不能主导这场治理结构的变革,但它在技术上的加持与保障,完全有可能通过技术的“催化”作用,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这,或许就是“AI+数字机关”最深远的意义所在。
AI赋能 · 开箱即用 · 无缝协作
百余种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行业领航 · 深度定制 · 标杆实践
行业专属定制方案,源自TOP企业成功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