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申请体验 登录
首页  >  关于致远  >  致远动态  >  新闻详情

体验产品体验更多产品 >

低代码平台的“中国式进化”,藏在一场办了12年的大赛中
时间:2023-01-14新闻来源:致远互联官网浏览量:7483

低代码,企服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业内人士在2021年初就担心它“烂大街”,甚至有人毫不客气指责它为“行业毒瘤”。

也有针锋相对的声音传出,认为低代码将颠覆性地加快应用开发速度,并且前途星辰大海,有望成为“全民开发”的平台。

这些争议迄今尚未完全平息,但一个事实也许能说明问题:一家市值超过50亿元、年营收过10亿的企服上市公司,将低代码路线走了12年。

截至2021年,这家协同管理领域的龙头致远互联,低代码平台关联合同金额超过6亿,同比增长44.28%。

12年间,中国低代码平台的进化历程,恰巧被致远互联每年举办的应用大赛记录下来。截止至今,大赛积累了10000余家客户案例、超10万个应用场景,它们由致远搭建平台,将各地用户应用成果做现场呈现、评比——

2011年,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国药控股等公司,现场展示了如何用“拖拉拽”方式创建表单,这正是国内低代码的雏形;

2017年起,低代码平台逐渐独当一面,在中粮集团、郎酒、福耀玻璃等大型集团中,承担起流程中枢、市场费用管控、研发项目管理等责任;

今年的大赛上,它化身长春建投集团、小浪底等组织的统一门户,构建数字化底座,率先解开数字化困局。

本文,我们尝试透过这场大赛,以探究:低代码在中国进化的十几年,究竟有哪些关键细节?低代码的未来,是池塘还是海洋?

好用or好卖?

信息化服务公司四川凤凰世纪总经理汪开华经常遇到这类较为棘手的项目:

客户身处传统制造业,时常需要“智慧工厂改造”,上线智慧化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等,这些都需要信息系统配合。然而,原有ERP系统已经高度成型,改造难上加难,如若采购其他新系统,又势必带来巨大的IT开支与成本,甚至加剧业务系统割裂的局面。

另一边,经常服务中大型客户的致远互联,也总是收到这样的市场反馈:诸如报销、合同、预算、成本等,许多模块单个看,功能设置都不错,可是彼此间泾渭分明,数据连不到一块,难以按需建立数据间的勾稽关系,怎么解?

事实上,这是任何一个产品化公司,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明明交付了标品,客户却总有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诉求。

要想不让客户流失,不外乎两个选择:1、完全定制化,改变底层代码,让产品无限贴近客户需求。 2、半定制化,不动底层代码,动产品底层逻辑,以组件化形式实现定制开发。

第一种路径最为直观——先设计一款“大而全”的标品,尽可能满足各行业最通用的需求。再派一支强大的实施团队进驻客户现场,哪里有需求漏洞就补哪里。

第二种路径实现略为复杂——需要先把不同功能模块完全拆分,抽象成五花八门的“组件”,待客户需要时,再以类似于乐高的形式搭建起完整的应用逻辑。

不难理解,如果说前者在交付时,产品就已经是精美的样板间,很容易向市场展示、推销,那么后者相当于先向客户交付“毛坯房”,再因地制宜、按需定制,与客户配合盖完整栋房屋。这种方式,无疑会给前期增加不少解释成本。

据致远互联反映,当他们走上第二种路径的时候,曾被三盛地产(2012年全国协同应用大赛季军)形容为“贤妻良母”:往好了说,是深谙客户需求、服务兢兢业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易表现自己,优势难以直观展现。

组件化的好处是在使用过程中才逐渐显露出来的。

中粮集团(2021年全国协同应用大赛冠军),早在10年前就体验过“毛坯房”服务:当工作人员登录后台输入某特定的产品型号,系统会自动提供产品材料底表、当地经商指导价、相同品类利润率、最新市场行情价等重要信息,为定价等决策作有力参考。

这一功能,正是中粮集团依靠致远“业务生成器”实现的。它以组件模块的形式,允许工作人员自由拖动、组合表单,构建想要的数据逻辑。

而如果用完全定制的思路实现上述功能,那么交付的那一刻,规则都已经定死,日后想要任意修改表单间的勾稽关系,IT供应商都需要重新修改代码,“伤筋动骨”。

这种随取随用、可视化的方式,到了2014年,被Forrester总结出了一个响亮的名称——低代码。也即,“利用很少或几乎不需要写代码的方式,快速开发应用,并快速配置和部署的一种技术和工具”。

致远的业务生成器见证了低代码行业的崛起:

它见证了2018年开始,金蝶、阿里、腾讯等巨头的相继入局;经历了2021“低代码元年”爆发;又跟随着这两年的“信创”风潮,不断优化迭代。

回过头来,为什么低代码雏形,最早会在协同办公领域诞生?

这也有几分必然:如财务、ERP等模块,需求是刚性的,规则、流程都高度标准化,早期的供应商,传递的是“标准”,是“权威”;

作为对比,协同办公作为全员应用的板块,天然是“千人千面”,随组织、流程变化而变化。只有低代码,才能满足层出不穷的个性化诉求。

也因此,协同办公从早期不被看好的低天花板赛道,通过不断深入客户需求,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曲线。

定义需求or适应需求?

从2017年开始,致远协同应用大赛上,一个关键词频繁被提及: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呼啸而来。

“数字经济”一词在2017年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更是连续4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IDC数据显示,从2017至2019年,全球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支出,增长了42%。

另一方面,一股迫切、焦虑的情绪却在市场弥漫:2019年9月,在一项针对450名数字化转型负责人的调查中,81%的人表示,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里目睹了数字转型项目的失败、遭遇重大延误或缩减规模。约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进度落后于计划,或者有可能在最重要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上落后。

在很多企业想转而不知如何转型的那几年,致远的协同应用大赛上,开始出现一些颇为新奇的应用:

郎酒集团的市场费用管理板块,按照以往惯例,会找传统ERP厂商代为构建,但采购成本高、适配性弱、灵活性差,如何让软件工具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成为客户心中的困与痛。郎酒经过综合分析,决定依托致远的「平台+低代码」方式,灵活实现市场费用管理功能,将企业管控要求和一线市场需求进行有效连接,提升市场响应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此类情况,致远的经销商有非常敏锐的感知:

企业除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刚性业务需求外,还有很大的管理真空。致远互联COP协同运营平台可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柔性管理,将企业没有管到的细节都管理起来。客户可以基于COP平台做专属定制,如CRM、SOP(标准操作程序)等系统,进而不断进行业务延展。

这表明,协同运营的触手,已经延伸到垂直应用领域。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不确定性”情绪的根源——企业前端业务日新月异,后端系统却一成不变。旧有的数字化系统习惯于“定义需求”,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业务端。

进化中的企业,只能转而诉诸于其他应用厂商。

信息系统滞后,一场剧变势必兴起。

“中台”概念应运而生,被市场炒得红得发紫。其内核正是解决不刚性的前台数据,和刚性的后台系统之间的矛盾。

低代码,成了天然的连接方式。

以郎酒(2013年协同应用大赛四川赛区参赛者)为例,一场特价促销的市场活动,其效益总是很难被清晰感知:无论是后台ERP,还是财务核算系统,都覆盖不到由于前台多样化业务,而产生的诸如产品走向、边际收益等非标准化数据,导致市场部决策常常要“凭经验”。

低代码平台解决了这一痛点。它灵活、兼容的特性,恰好契合前台多变的业务场景,能“因地制宜”搭建业务模块,接纳现场拍照、产品位置数据、客户联系方式等丰富的数据。

有了低代码的“居中调停”,前台数据可以很顺利地进入系统,经过审核、筛选、整理等流程,向后台输出符合标准的数据。

天味食品(2019年全国协同应用大赛季军)亦利用致远协同运营中台,花了7个月快速搭建费用管理服务系统。

据天味食品披露,其800多个经销商,每年有超过6万家门店做活动,同一时点有上千家门店做活动。运营中台中一个小小的“AI图片识别”功能,可在4秒左右鉴定图片,并打通数据进入后台ERP系统,这是原本客服人工24小时都做不完的事。

有了“中台”热潮“推波助澜”,2019年起,低代码势头被彻底点燃

巨头纷纷入局。如阿里在钉钉平台推出“宜搭”、腾讯推出“千帆计划”搭建企业应用连接器、华为云发布ROMA AppCube低代码开发平台……

一时之间,企服领域,低代码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致远对此的感知是,客户接受程度大幅提高了,市场沟通变得没那么困难了。

据致远互联副总裁刘亦然反馈,当客户业务前端产生的数字化需求呈报到信息部门时,以往他们倾向于“缺啥补啥”,找垂直领域对口的企服供应商。但“低代码”出圈后,低成本、高敏捷的低代码平台也经常被纳入选型考虑范围。

由此,致远低代码平台在客户内部的使用率,也在三四年内提高到80%以上。

2022年,工业互联网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甚至与致远联合成立合资公司,由致远打造工业互联网协同运营平台,共同推出深入工业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下午茶or法国大餐?

远在海外,用低代码的方式搭建核心业务场景,一个极端案例是,特斯拉曾经只用了25个人,短短4个月就做出一套ERP。

欲以低代码方式完全取缔ERP系统,毕竟过于激进,在国内市场,需求是逐步演进的。

福耀玻璃就是一个典型。早在2015年,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提出工业4.0和福耀理念之时,致远互联的平台是其所有行政审批的载体。

伴随着低代码能力进化,它逐渐在具体场景中“独当一面”。以研发项目为例,据福耀集团CIO李亮透露,福耀玻璃长期以来的痛点是,“如果以IPD的流程落地,可能需要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要投入几千万、上亿的资金。但如果不去做,我们永远不知道问题在哪。”

致远互联低代码平台解了燃眉之急。其低代码开发能力让研发项目管理得以快速落地。过去几年,福耀玻璃先后有十余个业务系统在致远平台上线,高效承载了业务创新实践。

此后,致远系统在福耀玻璃内部渗透率愈来愈高。它进一步集成了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形成了统一的门户入口,成为目前集团用户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平台。

目前,致远协同运营平台覆盖国内外56家公司,越来越多业务管理的规则、标准、流程通过COP平台落地到福耀集团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2020年的协同应用大赛上,致远为上述协同运营平台起了一个新名字:COP。

所谓COP,即协同运营平台,是一个集门户、业务定制、连接集成、流程管理、组织模型&权限管理、大数据与智能化等能力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它从提供统一的工作流,演进到定制个性化业务,甚至提供弥合“数字孤岛”的系统底座。

COP本身也反映着企业对数字化认知的进化与迭代。

致远互联董事长徐石表示,现在我们的客户都在谈COP、谈运营,这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破局,是一个厂商和客户之间相互友好作用的结果。

2022年协同应用大赛,COP成了最高频的存在。

在小浪底,它是统一门户和统一移动应用平台;在长春建投集团,它灵活地搭建了各种业务模块,让各项业务数据互相穿透、传递;在曲江金控集团、中国中元等集团,它更是穿透了全业务链条的数字化底座,实现了集团管控和内控的标准化……

这些多样化案例,正回答了低代码领域一个经典问题:低代码工具,是一个下午茶,还是可以成为一道法国大餐?

致远互联给出的答案是,它既可以是下午茶——覆盖、填补ERP、MES、WMS等传统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空缺,或是实现传统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

又可以是法国大餐——解构传统套装软件的核心功能模块,以低代码方式取而代之,甚至重建一套企业的业务系统和解决方案,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比起何种身份出现在企业之中,更重要的是低代码平台本身灵活、兼容的特性,才是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的前提。

它的前景,全球低代码平台魔力象限领导者Salesforce早已给了示范:一个二十几年来不断扩张边界、兼容应用、价值千亿美元的企服巨头。

AI赋能 · 开箱即用 · 无缝协作

百余种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数智公文

打造效能型、智慧型办文新模式

数智会议

会前、会中、会后全业务链覆盖

督查督办

督查工作目、督、考全场景覆盖

时间/计划/目标/任务管理

智能化目标及时间管理平台

数智知识管理

打造智能化知识资产管理平台

企业文化(新闻、公告)

搭建数字化信息分享与沟通平台

数智合同管理

合同全周期数智化管理,更高效

数智人事管理

人、事服务一体,提升组织绩效

数智项目管理

全周期数字化,促进项目成功

数智资产管理

数智化管控,提升资产利用率

数智客户管理

线索商机、签单、售后全程在线

数智培训管理

高效培训,赋能企业人才培育

数智费控管理

业、财、税、资、档一体化管理

数智采购管理

招投标、合同等全过程数字化

集成整合

集成微信、钉钉、WeLink、ERP

供应商管理

准入、评级到退出全周期管理

行业领航 · 深度定制 · 标杆实践

行业专属定制方案,源自TOP企业成功实践

国资行业一体化运营平台解决方案

AI智能办公

文事会一体化

信创办公

集团费控

安全生产

资产管理

制造行业协同运营平台建设方案

AI智能办公

设备管理

项目管理

费控管理

采购管理

运维管理

智慧校园一体化运营解决方案

AI智能办公

行政管理

信访管理

师生服务

外事管理

移动办公

医院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医务管理

科研管理

医德医风管理

专病随访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管理

金融行业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

费控管理

审计管理

投融资管理

网点管理

知识管理

资产运营监管

科研院所行业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AI智能办公

实验室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

资产管理

人事管理

国际合作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