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大平台通过技术赋能重塑人大工作流程。其中,多级联动与电子投票功能是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民主决策的核心模块。以下从功能原理到实操步骤,详细拆解配置要点。
一、多级联动功能配置全流程
(一)数据关系梳理与规划
开展配置前需明确人大业务数据的层级逻辑。在代表信息管理中,代表与选区存在从属关系;议案建议处理时,类别与承办部门存在对应关系。通过绘制数据关联图谱,清晰界定各级数据的联动规则,为后续配置提供依据。
(二)基础数据标准化录入
进入平台数据管理模块,按规范要求录入基础数据。在代表档案库完善所属选区、专业领域等信息;在议案类别库设定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分类,并关联对应办理单位。确保数据完整准确,避免因信息缺失导致联动失效。
(三)后台参数精细化配置
字段关联设置:在系统配置界面,选定需联动的字段组合。在议案填报场景中,将"议案类别"设为触发字段,"承办单位"设为联动字段。
规则引擎搭建:利用平台规则配置工具,建立层级映射关系。当"议案类别"选择"城市建设类"时,系统自动筛选住建、城管等关联部门供用户选择。
全场景测试优化:完成配置后,模拟代表信息查询、议案提交等业务场景,验证联动准确性。针对异常联动情况,通过调整规则优先级、修正数据映射关系等方式迭代优化。
二、电子投票功能配置核心步骤
(一)会议基础信息搭建
创建会议模板:在智慧会议模块新建会议,完善主题、时间、议程等基础信息。针对需投票的议程,设置独立的投票子环节。
定义投票要素:明确投票议题、类型(单选/多选/排序)及起止时间。对于差额选举类投票,需提前录入候选人名单及简介。
(二)权限体系精准构建
确定投票主体:在参会人员管理中,通过身份标签筛选具有投票资格的代表或列席人员。可按代表团、职务层级等条件进行精准过滤。
权限分级管控:在权限配置界面,为投票主体赋予"投票权""结果查看权"等权限组合。对计票人员单独开放数据统计权限,实现权限zui小化分配。
(三)投票系统参数配置
数据安全防护:启用投票数据加密存储,选择可信数据库进行结果保存。配置双因素认证机制,防止投票环节遭受恶意攻击。
防作弊机制部署:开启IP限制、设备指纹识别等防刷票功能。设置投票间隔时间,避免重复提交,确保投票公正性。
(四)可视化界面定制
界面风格设计:利用平台可视化编辑器,调整投票界面的色彩搭配、按钮布局。添加人大标识、会议主题等元素,强化品牌识别。
交互引导优化:在投票界面添加操作指引弹窗,说明投票规则与注意事项。设置进度提示条,实时显示投票进程,提升用户体验。
(五)全流程压力测试
模拟投票演练:在会议正式开始前,组织模拟投票测试。安排不同角色人员参与,验证投票流程、计票逻辑及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应急方案预演: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中断、系统卡顿等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测试备用投票通道、数据恢复机制,确保投票活动万无一失。
掌握智慧人大平台的多级联动与电子投票配置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人大工作的数字化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具体业务需求灵活调整参数设置,通过持续优化实现功能价值最大化,为民主决策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