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产品体验更多产品 >
国家数据安全的根基在于信息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生态,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实现全链条安全保障,成为支撑国家数字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替代,更在于重构数字时代的安全底座,为政务、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的稳定运行提供根本性保障。
一、信创筑牢数字安全的技术根基
数字安全的核心风险之一是对国外技术体系的过度依赖,而信创通过自主研发与生态构建,从源头降低技术“卡脖子”风险。
1.全栈自主可控的技术替代
信创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国产化技术链条。比如,采用国产芯片替代进口芯片,从硬件层面消除后门漏洞风险;基于国产操作系统构建办公环境,避免因国外系统停服或留痕导致的数据泄露。这种全栈替代并非简单替换,而是通过适配验证形成稳定兼容的技术体系,确保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的信息系统不依赖外部技术支持仍能高效运行。
2.密码体系的自主化升级
信创采用符合国家密码标准的加密技术,如SM3信息摘要算法、SM4对称加密算法,替代传统的SHA-1等国际算法。这些算法经过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更高的抗破解能力,可对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全程加密。同时,信创平台兼容国产化CA(证书认证)体系,通过PKI/CA产品实现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安全机制,确保电子公文、合同等重要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3.软硬件生态的协同防护
信创并非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通过软硬件适配形成协同防护体系。比如,国产操作系统与国产数据库的深度适配,可减少因兼容性问题导致的安全漏洞;流版签软件与办公应用的协同,确保电子文档在创建、流转、归档全生命周期中不被非法篡改。这种生态化防护打破了国外技术“黑箱”,使安全风险可监测、可追溯、可处置。
二、信创保障关键领域的数据主权
关键领域(如政务、能源、金融)的数据是国家核心战略资源,信创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办公与业务系统,确保数据处理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政务数据的安全闭环管理
政务系统处理大量敏感信息,信创平台通过严格的权限管控、操作留痕、加密传输等机制,实现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比如,电子公文在信创环境中流转时,从拟稿、签发到交换、归档,每一步操作都记录在案,且仅授权人员可查看或修改;通过“三员分离”(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审计员权责分开)机制,避免单一角色滥用权限,确保涉密信息不泄露。
2.行业数据的自主可控处理
在金融、能源等行业,信创平台支撑核心业务系统实现数据自主处理。比如,银行的交易系统基于国产数据库构建,可避免因国外数据库的后门或升级限制导致交易数据泄露;能源企业的调度系统采用国产中间件,确保电力、油气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行数据不被外部势力获取。这种自主可控并非封闭隔离,而是在安全前提下实现合规的数据共享,比如通过信创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在政务部门间安全共享统计数据。
3.数据跨境的安全管控
信创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支撑数据跨境安全管理。比如,在数据出境前,系统自动校验是否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要求,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通过国产化审计工具,全程监控数据跨境流向,确保数据出境行为可追溯、可管控。这种管控能力是维护国家数据主权的核心支撑。
三、信创构建数字安全的合规体系
数字安全不仅需要技术保障,更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范体系。信创通过内置合规机制,使数字系统从设计之初就满足安全标准,成为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规的重要载体。
1.满足等保与分保要求
信创平台通过权威测评认证,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分保)要求。比如,系统内置日志审计功能,可自动记录用户登录、操作行为、异常访问等信息,日志留存时间符合等保三级以上标准;对涉密信息采用专有的加密存储与传输机制,满足分保对不同密级信息的管控要求,从技术层面确保合规落地。
2.规范电子公文的安全管理
电子公文是政务数据的核心载体,信创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其安全合规。比如,按照国家电子公文国标标准,实现公文格式自动校验、敏感词检测、签发权限管控,避免因格式错误或越权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通过电子印章与数字签名的绑定,确保公文在流转过程中不被篡改,且可验证签发人的真实身份,解决传统纸质公文流转中的伪造、泄密问题。
3.支撑数据安全责任制落实
信创平台通过权限引擎、流程引擎等工具,将数据安全责任嵌入业务流程。比如,在数据报送环节,系统自动校验报送人的权限与数据范围,超出权限的操作将被阻断并触发预警;在数据共享时,需经过多部门审批并记录审批轨迹,确保“谁主管、谁负责,谁经手、谁负责”。这种责任制的技术化落地,使数据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控。
四、信创推动数字安全的能力升级
作为新基建,信创不仅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通过智能化、协同化手段提升数字安全的主动防御能力。
1.智能安全预警与响应
信创平台融合AI技术,实现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处置。比如,通过异常行为分析识别可疑登录(如非工作时间异地登录),自动冻结账号并通知管理员;对系统漏洞进行动态扫描,结合历史修复方案智能推荐补丁,缩短漏洞暴露时间。这种智能化能力使安全防御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警”。
2.移动协同中的安全管控
随着移动办公普及,终端安全成为数字安全的新挑战。信创平台通过与国产化移动应用的无缝集成,实现移动场景下的安全管控。比如,手机端处理公文时,需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认证确认身份;数据传输采用加密通道,且禁止截屏、转发等操作;终端丢失时,可远程擦除设备中的敏感数据,避免移动场景下的数据泄露。
3.跨系统的安全协同防护
信创平台通过集成能力实现多系统协同防护。比如,与财务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对接时,采用标准化接口与加密协议,确保数据交互安全;通过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集中监控各系统的安全状态,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的安全防护网。这种协同能力打破了“信息孤岛”带来的安全盲区,构建全域覆盖的安全防线。
信创作为国家数字安全的新基建,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全链条的安全机制、合规化的管理流程,为数字时代的国家主权与安全提供根本性支撑。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从政务系统到关键行业,信创正在重塑数字安全的“护城河”,为国家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AI赋能 · 开箱即用 · 无缝协作
百余种业务应用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行业领航 · 深度定制 · 标杆实践
行业专属定制方案,源自TOP企业成功实践